电话:0249-504637967
传真:053-717550748
邮箱:admin@jhjdhm.com
地址: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区赛仁大楼6236号
公元前770年,西周覆灭,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定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后,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历史典故,这些历史典故,形成了一个脉络,清晰记载了春秋战国的历史生长和最后走向统一的历程。今天通过12个典故,来相识一下春秋战国的历史历程。
春秋战国形势图1、狼烟戏诸侯:西周最后一任君主周幽王,罔顾祖训,废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封爵褒姒为后。为博尤物褒姒一笑,在无外敌入侵的情况下点燃了狼烟台,戏弄了前来勤王的各地诸侯。褒姒看到被玩弄的诸侯开心大笑。其后不久,申侯团结犬戎攻打镐京,幽王此时再点狼烟,已无诸侯前来。
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周平王即位,迁都洛邑,西周死亡,东周开始,春秋战国时期拉开了序幕。狼烟戏诸侯2、箭射周天子:因郑国在平犬戎之乱和护送周平王迁都历程中做出了庞大孝敬,郑国权利和职位获得迅速提高,郑武公已经权倾天下,郑庄公更是飞扬跋扈,不把周王放在眼里。
周桓王终于不堪忍受,罢掉了郑庄公的卿士之位。郑庄公不光不加收敛,反而到处挑起事端,周桓王忍无可忍,亲率雄师讨伐郑庄公。没想到实力不济,王军溃败历程中被郑国上将祝聃一箭射中左肩。
这就是春秋历史上有名的“祝聃箭射周天子”的典故,自此以后,周王室在诸侯当中丧失了威严,其影响力大大削弱,并逐步沦为了傀儡。箭射周天子3、楚武王僭号:周武王建设西周之后,自己以“上天之子”的身份统领天下,称为“天子”,其他诸侯被分为公、侯、伯、子、男五个品级。诸侯品级差别,称谓也就差别。
而王作为天子的专属称谓,任何诸侯都不得滥用,一旦诸侯自称为王,就是僭越行为。楚国第六代君主熊渠就曾僭号称王,但很快又自行取消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周王在诸侯心中的职位大不如前,于是楚武王便计划僭号。他先举行了一系列的讨伐战争,向外界宣扬实力,后向周王室提出加封自己为天王的要求,遭到拒绝后,他竟然于公元前704年,自行僭号称王。这就是历史上“楚武王僭号”的典故,楚武王也由此开创了诸侯僭号的先河,比第二个乐成僭号的魏惠王早了三百年。
楚武王伐随4、尊王攘夷:周天子的职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乘隙发动吞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认可其霸主职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5、问鼎中原:继齐桓公之后,各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纷纷起来争霸,楚庄王就是霸主之一。
听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历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野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巨细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讲明夺权之心。问鼎中原6、退避三舍:晋文公重耳成为霸主之前,曾经在外流亡十九年。在流亡到楚国时,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于是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厥后重耳在秦穆公的资助下回到晋国执政。晋国与楚国发生了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实现信誉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又经由一系列征战,晋文公成为一代霸主。
7、卧薪尝胆:春秋末年,南方的吴、越也加入了争霸战争,前一阶段,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外貌臣服,给夫差当了三年的马夫,受尽折磨和屈辱。三年后被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雪耻,他请范蠡资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到场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经由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厥后终于灭掉吴国。卧薪尝胆8、三家分晋: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今后六卿一直掌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厥后赵氏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团结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朋分了晋国王室,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被分成了韩、赵、魏三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三家分晋前的晋国9、胡服骑射:战国初期,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励行革新,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戎衣,以后逐渐演变革新为厥后的盔甲装备。
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赵武灵王的革新,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削弱了中原民族藐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中原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基了中原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衣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赵武灵王10、围魏救赵: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不停,公元前353年,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智囊,发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光能排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取了孙膑的计谋,引兵直奔大梁。
魏军闻讯急遽撤回围攻邯郸的队伍,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北,险些全军淹没。
诸侯国之间的吞并战争,削弱了各自的气力,客观上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基了基础。围魏救赵11、合纵连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曾经团结“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战国策秦策》三),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团结起来西向抗秦。
秦在西方,六领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而张仪却针锋相对地提出了破解合纵的方法,即连横政策。通常认为,苏秦、张仪同为鬼谷子的学生,是合。
本文来源: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www.jhjdhm.com
电话:0249-504637967
传真:053-717550748
邮箱:admin@jhjdhm.com
地址: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区赛仁大楼6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