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49-504637967
传真:053-717550748
邮箱:admin@jhjdhm.com
地址: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区赛仁大楼6236号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省以致全国经济受到了打击,而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补位”,使得经济社会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大韧性。 人员防控、复工复产、经济苏醒……数字经济以硬核的体现,引起世人的关注。其实,随着近年的生长,数字经济早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指导、推动着经济快速康健生长。 数字政府 让群众享受“一网通办” 企业注册挂号、养老保险小我私家账户转移、社保查询……已往,要跑多个窗口,如今,只要登录青海政务服务网或者“青松办”手机APP,这些审批服务事项就能“一网通办”。
2月11日,全国正在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了缓解我省口罩短缺的状况,青海晶珠藏药高新技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立青海中道共赢医疗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建设我省首个口罩生产企业。为了提高审批效率,省市场监视治理局开启“绿色通道”,并指导企业全程在网上提交申请质料,短短半天时间企业就拿到了生产营业执照。 2月20日,在上海居住的西宁市民杨女士有幸成为我省今年疫情期间的首位社保服务“一网通办”的受益者。
“社保卡丢了,退休人为要发到这张卡上,现在人在上海,又逢疫情,真是愁死人,可是在青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事情人员的指导下通过网上提交资料,当天就把社保卡办妥并寄出了,没想到青海的网上政务已经如此领先。”杨女士连连夸赞。
自我省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一网通办、一事通办”革新实施以来,进驻省级政务服务大厅的有36个部门,98%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实现了网上申请和网上受理,一些部门直接使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流程管理业务, 104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在省域内网上通办,为企业、群众服务创业提供了便利。 青海省政务服务监视治理局副局长余应功先容,现在,我省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线下实体大厅和线上网上大厅功效互补,并建设“网上申请、网上审批、邮递送达”的服务模式和网上服务的运行机制,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快递办、咨询办”,抓好“不晤面”审批,尽可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统计,自1月25日至5月31日,省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共管理政务服务事项77812件,其中,网上管理75382件,“事项网上办、审批不晤面、服务不打烊”已成为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主要方式。
数字工业 让工业智慧化生长 6月4日,地处湟源县大华镇工业园区的青海迅立塑胶包装有限公司厂房内机械轰鸣,6条生产线同时运作。让记者惊讶的是,一个塑料酸奶碗从塑形到贴封膜再到制品全部由机械人作业,全程只需0.75秒,速度之快且整齐划一。
走在硕大的厂房内,记者只听识趣器清脆的声响,却看不到一个事情人员。 “我们6条全自动生产线一天生产酸奶碗1百万个,总共只需要3名工人。”企业卖力人韩瑞斌对现在的全自动生产线颇为满足。
另一边,青海老字号食品加工及销售企业青海宁食(团体)有限公司,正在通过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的天翼云西宁资源池举行企业信息化上云的财政和ERP系统事情。随着近年来宁食团体超市店面的迅速扩充,云上办公和运营让企业生长越发高效、便捷。宁食团体卖力人说: “自从企业信息化上云后到达了扩充店面快速、系统宁静运营、成本有效节约的实际效果”。 其实,岂论是我省还是全国,工业数字化生长早已局势所趋。
随着5G迈向商用,万物互联将会从愿景变为现实,随着产物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和模型化,生产效率将获得质的飞跃。 而作为我省已启动的工业互联网标识剖析二级节点建设,正在加速构建资源集聚、开放共享、高效协同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现在,除了中国电信,另有盐湖团体、联通青海分公司等企业也正在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开端形成了区域和行业相联合、建设和应用相促进的生长局势。 数字能源 “绿电” ”走向智能领域 青海自然资源富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接续储蓄地,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种类全、储量大、漫衍广,开发使用条件好,在保障国家能源宁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职位。然而在青海,岂论是光伏还是其他新能源工业,场站基本都地处高海拔、高寒缺氧、情况恶劣地域。
“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在海拔4300米的荒滩上,从电站往外看,除了荒草就是荒草,四周是山困绕着山,狂风吹到脸上如同刀割,连饮用水都得从县城搬运。”电站值班员张希胜回忆自己值班时的日子。 自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立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技术,建成海内首个数据搜集、存储、服务、运营一体的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实现了适应能源与数字深度融合的生长新模式。
围绕该平台,国网青海电力深入挖掘数据价值,针对发电企业降本,提供集中监控、数据转发、集中功率预测等13类数据应用服务,实时处置惩罚、存储、分析新能源电站最小颗粒度数据,实现了从电站运行、检验运维到生产治理的多环节智能管控。至此,我省电站进入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维模式。同时,我省绿色能源的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推动整个行业向数字化转型。
5月28日,记者在西宁市海湖新区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的大屏幕上看到,全省42座光伏扶贫电站内部外部场景实时切换,屏幕周围的一圈详细数值反映着电站的发电和各种设备运营情况,事情人员通过电脑对光伏电站发送着指令…… 据国网青海电力绿能数据公司市场运营中心产物主管郭树峰先容,停止现在,青海省内21家发电企业, 206座清洁能源电站已入驻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总装机容量达6310.23兆瓦。大唐、三峡、鲁能、绿电等7家新能源企业的57座电站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运行模式,实现了新能源场站团体化监控、集约化治理,提升了电站运营效率和效益,为发电企业节约运行人员成本40%。 今天,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只是我省能源数字化的一个方面,青海“绿电”还在向更多的智能领域进发。
数字农牧业 种地不再靠天用饭 当人们一说起传统的农业耕作往往会遐想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 其实否则,在3月下旬位于湟中县拦隆口镇巴达村的一幕春耕图景颠覆了人们对高原现代农业的认识。
“什么!无人机可以除草?”当地农民听到这个消息连连摇头表现不相信。但随着植保无人机操作员对需要施药除草的地块和面积举行定点、画航线,把相关地块信息和作业工具输入了植保无人机操作系统,装满除草剂的无人机快速起航, 10分钟匀称地洒完了10亩(每亩≈0.067公顷)地。
完成除草事情的无人机回到地面后,围观农民连连拍手:“想想我们以前背着喷药机,一天都打不了这么多地!” 无人机除草,只是我省数字农业生长的“冰山一角”,智慧渔业、GIS智能管控、智慧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农畜产物质量宁静、在线诊断……早已在青海农牧业生长中熟练运用。 据我省农牧业相关专家先容,陪同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我省农牧业生长方式加速向尺度化、智能化转变,在我省许多地域通过农业智慧化、数字化的生长农牧民实现了“人歇机不歇”的轻松劳作方式,数据的公然化让农牧业信息越发公然透明,通过数据分析后的种植方式越发科学……在此推动下, 我省农牧业市场将更具活力, 打造更多青字号农牧业品牌。 除此之外, 数字经济同样也为我省的气象、民航、交通、治安以及消费等领域带来了巨变。
也许你也正到场其中,享受其带来的便利。(泉源:青海日报)。
本文来源:yobo体育app下载官网-www.jhjdhm.com
电话:0249-504637967
传真:053-717550748
邮箱:admin@jhjdhm.com
地址:天津市天津市天津区赛仁大楼6236号